11月6日,工程师学院举办校企导学思政第三次试点共建工作推进会。本次推进会由中关村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中关村实验室”)承办。中国大唐、中国电科、中国航发、中国石油、中关村实验室、中广核等六家共建校企导学思政单位相关负责人,围绕“强化校企导师职业生涯引路人作用、将就业引导贯穿培养全过程”主题深入交流。

推进会现场
中关村实验室人力资源与教育培训部副部长周悦表示,实验室高度重视导学思政工作,围绕国家实验室的“忠诚”底色,在特色活动“青年科技工作者沙龙”中,导师通过网络安全领域的实战经历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启发学生树立“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价值观。中关村实验室将持续推进导师职业指导与学生培养的深入结合,依托与高校双聘导师的天然课题联结优势、探索在全过程融入就业引导的有效途径。

推进会现场
中国大唐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心办公室人才发展部副主任孙英博介绍了依托“导学空间”开展的一系列职业引导工作,如邀请优秀校友、行业一线专家、青年技术骨干提供一对一职业发展咨询。中国电科研究生院校企合作部副主任易勇介绍了发掘电科“预警机”精神底蕴开展的导学互动,通过导学同阅读、同实践、同参观,为导师提供价值引领、职业引导的多元场景。中国航发人才发展中心培训中心副主任张德丽介绍了集团在联合招生阶段发掘职业潜力、在校内学习阶段初探职业生涯、在入企实践阶段深植职业信念、在就业择业阶段定向职业选择的全过程就业引导布局。中国石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高级主管徐文华介绍了集团依托重点课题支持导师和学生在工程一线如大庆、玉门等油田开展专业指导,在解决大课题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中广核研究院人力资源部主任郭勇强介绍了把职业发展导向融入“业务出题”与“人才答题”的全过程,通过担重任务、啃硬骨头、享高补贴促进导师充分给学生压担子、锤炼就业胜任力。

共建单位代表分享
工程师学院副院长钱婷对中关村实验室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组织表示感谢,感谢六家共建单位在推进导师发挥就业引导作用方面开展的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引导工作,职业发展是导学思政的高级层次,聚焦于通过导学互动影响学生择业选择。希望校企进一步协同,充分发挥校企导师职业生涯引路人作用,将就业引导贯穿“工学交替”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工程大课题中锤炼就业胜任力,引导将个人发展同国家社会需要紧密结合,扎根工程一线贡献青春力量。

校企导师、学生代表分享
企业导师代表、清华大学网研院教授杨家海,校内导师代表、清华大学网研院副教授易鑫,2023级网研院博士生唐明浩,分别围绕校企导师组塑造学生择业价值观、引导学生建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方面作交流分享。

与会代表合影
文字:学生工作办公室
图片:中关村实验室
编辑:杨烁琳
审核: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