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午,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教学委员会2024年第三次全体会议在焊接馆217会议室召开。教学委员会30位校内外委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教学委员会主任张政军主持。

张政军主持会议
会上举行了委员调整与增补聘任仪式,新增安全科学学院苏国锋研究员担任教学委员会委员,教学委员会各工作组成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与增补。

颁发聘书
李鹏辉汇报了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工作进展。工程师学院围绕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持续探索产教深度融合工程硕博士培养模式、开展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高质量毕业工作、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大科研任务进行联合培养;统筹建设运行碳中和能力提升项目、人工智能能力提升项目,突出多学科交叉培养与工程一线实践。

李鹏辉汇报工作进展
在交流分享环节,车辆与运载学院王志、工业工程系王琛、工程物理系杨祎罡、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童节娟、航天航空学院陈海昕、电子工程系李懋坤、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张超、软件学院王朝坤、水利水电工程系李丹勋、材料学院陈浩分别介绍了各自院系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高质量毕业工作进展与经验。与会委员建议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需要选对人、选好题,抓好导师队伍、落实教学管理,针对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工学矛盾突出、学业投入时间不足等问题,通过加强导学沟通、落实导师责任、建立招生与培养关联机制、增强学生的驱动力与行动力、完善培养制度文件、建设信息化系统平台等措施,多管齐下推进高质量毕业工作。
在文件审议环节,教学委员会土水资环组组长李克非、机械组组长温鹏、材化生医组组长卢滇楠、能源动力组组长杨震分别介绍了各工作组对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成果质量全过程管理的意见建议。与会委员建议实践成果的评价需要强调创新性与关联性,在操作层面需要明确全过程培养环节的实施主体,实践成果的展示与鉴定需要对接院系的具体培养要求并引入第三方评价,学校层面可以考虑设置抽查和复审机制,评价要素中可考虑引入对工程应用前景的分析。
会上对实践成果质量全过程管理文件进行了投票表决,投票结果同意《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成果质量全过程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提交工程专业学位分委员会审议。
本次会议总结了学校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工作进展与各院系经验做法,对于贯彻落实《学位法》精神、推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与高质量毕业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现场
文字:王琼
图片:许刚
编辑:杨烁琳
审核:李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