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正文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1月3日下午,工程硕博士新年茶话会在焊接馆举行。来自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以下简称“专项”)、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生(以下简称“国重”)及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以下简称“创领工博”)三个项目的20余名学生代表和导师代表、相关负责老师一起,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师生们欢聚一堂,共叙过往,同展未来。

37B672 1C842C

茶话会现场与《我和我的祖国》合奏

茶话会在集成电路学院博士生、2024级专项学生陈书恒、王子轩的《我和我的祖国》合奏中拉开序幕。

  20A702

已入企实践的专项学生和校友线上交流

已入企实践的专项学生和校友从联培企业发来祝福,分享在工程一线“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体会。工物系校友、2022级专项学生欧阳博立于2024年6月毕业后入职位于四川乐山的中核集团红华实业有限公司,他分享了专项培养对自身快速从学生转换为职场身份的帮助,立志于在解决质谱仪研发问题中向成为卓越工程师努力;航院硕士生、2022级专项学生刘恭言分享在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领域的实践经历,和与校企导师指导下获评特等奖学金的故事,指出工程环境的浸润是自身快速成长的重要因素;能动系硕士生、2022级专项学生冯博彦讲述了自己历经波折后,终于完成工业制氢实验平台调试并跑出第一组数据的历程,在实践中实现自我突破;工物系博士生、2022级专项学生黄宽分享了将同位素分离级联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结合,和工程师们不断试错与迭代,在逐渐逼近最优解的过程中自身得到的锤炼。

在活动现场,专项、国重、创领工博三个项目的学生分别围绕自身过去一年的学习和工作体会进行分享。机械系博士生、2018级创领工博张赛刚拿到毕业证与学位证,他分享了在职读博过程中兼顾工作与学业的经验;自动化系博士生、2022级创领工博路加汇报了本年度搭建平台、服务同学的心得体会;软件学院博士生、2024级创领工博张旭从班级建设和“结对子”活动分享了特色做法与自身思考。精仪系博士生、2022级专项学生赵乃勤讲述了报名专项时的未知和忐忑,以及入学后在校企联络、培养宣贯、入企慰问等学院关怀下全方位的收获;能动系硕士生、2023级专项学生赵冰分享了在大唐科研总院进行开题的感受,企业的高度重视与多位行业专家的评审激励他更加用心研究;核研院硕士生,2023级专项学生高文秀讲述了在华能的实践与在校内学习的不同,分享了暑假期间前往德法调研国外工程师培养的收获与感受;电子系博士生、2024级专项学生于舒昂分享了选修《人工智能》课程的心得与收获;集成电路学院博士生、2024级专项学生陈书恒分享了在遇到仿真结果与理论预期不符合、课题推进困难等难题时校企导师给予的帮助和自身应对经验;精仪系博士生、2024级国重学生陈虹任交流了在工博论坛中向企业前辈请教企业人才需求、职业胜任力等方面的收获,对接下来参与到全国重点实验室有组织科研表示期待。

  

任静、王书肖、佟非交流发言

能动系教授任静结合自己指导专项学生及校企合作的经验,认为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下工程问题对于科研教学的积极作用环境学院教授王书肖以大气污染治理的工程实践为例,分享指导创领工博学生将实际工作与科研问题紧密结合,促进创领工博学生实现高质量毕业的有效做法企业代表佟非介绍中国航发研究院在培养工程硕博士方面的重点举措,表达了企业对专项学生的充分重视与期待。

最后,网研院博士生、2024级专项学生韩骥远带来阮独奏《金蛇狂舞》。在乐曲声中,各位老师为现场学生赠送新春福袋,并送上新年祝福。研究生院副院长肖曦指出,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力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趋势,更是人才培育领域的一次重大革新与飞跃。过去一年,我们在挑战与迷茫中砥砺前行,已初步形成了工程人才培养所取得的积极成果。未来,校企应继续携手并进,集思广益,进一步优化与深化产教融合的培养体系,共同推动工程硕博士培养的稳健发展。


供稿:学生工作办公室

编辑:杨烁琳

审核:钱婷

上一篇:工程师学院接待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产业学院一行来访交流

下一篇:喜报!《碳中和实践课》获“清华大学精品课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