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校企导学共进,增进行业认知,明晰职业路径,加深、加强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学生与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航发研究院”)之间的了解与联系,建立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中国航发研究院校外宣讲站,更好发扬“航空航天”精神,11月14日,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学生赴中国航发研究院开展宣讲实践活动,并建立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中国航发研究院校外宣讲站。
中国航发研究院仿真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企业导师唐梓杰,企业导师高浩卜,人力资源部高级业务经理佟非,工程师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安云龙、王晓玥,校研究生团委副书记陈根锋以及13名中国航发集团联培专项学生、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01 中国航发研究院基本情况介绍
首先,清华大学师生同中国航发研究院企业导师、入企实践师兄进行了交流座谈。中国航发研究院企业导师唐梓杰重点介绍了中国航发研究院的组织架构、主要研究方向、近年科研进展情况以及成立背景与时代使命。
中国航发研究院位于北京顺义区,是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直属的科研事业单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开展航空发动机战略性、前沿性、基础性研究,主要承担航空发动机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共性技术研究、仿真技术研究、研发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国际合作和集团内技术交流等工作,旨在促进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02 清华大学讲师团讲师代表进行领学宣讲
随后,讲师团代表、2023级专项学生、航发院博士生、中国航发集团联培学生杨志鹏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从“北京明白”的感人故事出发,阐述了自己对航空航天事业的理解,向我们展示了航空航天科研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精神,表示作为未来的“卓越工程师”要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企业导师介绍基本情况,杨志鹏进行领学宣讲
03 建立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校外宣讲站”
宣讲结束,陈根锋与博士生讲师团骨干李亮辰分别就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和校外宣讲站进行介绍。并借此机会与中国航发研究院联合建立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校外宣讲站”。此校外宣讲站的设立有益于依托学生讲师让更多的人了解航空航天事业与中国航发集团,并常态化开展针对清华学生的红色宣讲活动。

建立校外宣讲站
04 中国航发集团专项学生入企情况介绍
中国航发研究院佟非经理进一步向清华大学师生介绍了集团关于工程硕博士包括住宿条件、实践补贴、就业政策、实践安排等在内的相关政策。加深了专项联培学生对企业政策及入企后学习工作安排的了解。
05 专业实践心得体会分享
2023级专项学生、航院硕士生刘晨澍分享了自己入企以来的心得体会、生活安排与工作内容,并进一步针对同学们关心的内容做出了详细的回答。
06 企业导师与专项学生交流入企专业实践
中国航发研究院企业导师高浩卜结合自身与联培学生的培养经验,指导专项学生更好地进行校企联培学习,指出专项学生依托校企联培的优秀培养模式,在校学习阶段应当加强理论基础、学术论文、专利等科研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在企业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工程思维和提升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项学生也提出了自己在学习中和在未来企业实践中存在的疑问,得到了企业导师的详细、耐心的解答,指导学生规划好自己的学习与工作,明确校企联培的意义与方式。
07 参观中国航发研究院实验园区
最后,在企业导师的带领下,清华大学师生进入中国航发研究院实验园区进行参观,近距离了解航发实验、设备测试、流程与注意事项等。师生围绕专业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研究员讲解实验、测试设备
实践总结
通过本次实践,专项学生加深了与企业之间的了解与联系,深刻了解中国航发研究院的工作模式与研究方向。同时,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中国航发研究院“校外宣讲站”的建立,旨在面向清华学生更多宣传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引导清华学生树立航发报国之志。
实践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未来的学习科研和专业实践中,以一线工程师为榜样,扎实理论基础、提高科研能力,加强工程实践,努力成长为国家需要的新时代红色工程师。
供稿:学生工作办公室
编辑:杨烁琳
审核: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