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工程师学院承办第二届全国研究生导学思政论坛分论坛三暨工程师学院校企导学思政第四次试点共建工作推进会。来自14家联合培养单位、5所高校的33位与会代表围绕“聚焦导学关系新形式,培养红色卓越工程师”主题,深入探讨如何在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形式下,围绕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以下简称“专项”)学生“工学交替”“校企双导师”培养特点,构建校企导学思政工作体系。分论坛由工程师学院副院长钱婷主持。

分论坛三现场
中国石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管理部副主任周尚文介绍中国石油集团发掘企业文化、以铁人精神涵养专项学生家国情怀的具体做法。中国石油集团在导师测评中纳入师德师风、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就业引导等指标,并依托大庆油田、新疆油田等一线工程拓宽导学互动场景,形成具有石油特色的企业导学思政工作机制。

中国石油分享
中国电科研究生院校企合作部副主任易勇介绍电科集团积极推进导师培训关键内容全覆盖,常态化组织校企导师见面会并在导师培训中加入“加强导师立德树人”的课程。中国大唐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心办公室人才发展部副主任孙英博介绍了大唐集团邀请行业一线专家、青年技术骨干担任专项学生职业导师,持续强化校企导师职业生涯引路人作用。中广核集团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员毛诗琦介绍了中广核集团积极选树典型优秀入企学生榜样,依托卓越工程师、工程硕博士各级交流平台分享推广,加强示范典型宣传。
中国航发人才发展中心培训中心副主任张德丽介绍了航发集团探索建立导学关系评测体系,实现定期评测与贯穿学生培养的过程评测相结合、导师自述评测与学生问卷评测相结合、量化评测与定性评测相结合。中关村实验室综合行政部副部长兼人力资源与教育培训部副部长温浩介绍了中关村实验室以师生共迎国旗、“青年科技工作者沙龙”等特色活动为抓手,拓宽丰富多元导学互动场景。工程师学院学生办主任安云龙介绍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背景下新型导学关系所带来的工作挑战,以及在清华大学导学思政工作体系下,工程师学院与各联合培养单位提出的“校企导学思政”工作理念,并分享依托校企导学思政试点共建工作所开展的系列创新举措。
西北工业大学学工部副部长管峻分享了西工大以“总师育人文化”引领人才培养,发扬“低调务实、兼收并蓄、厚积薄发、为国铸剑”特色培养红色卓越工程师。首批清华大学导学思政示范课题组导师、核研院教授王建龙讲述了和企业导师协同指导学生的故事,并强调要鼓励学生结合工程实际需要选择课题研究方向,树立学生正确科研价值和大工程观。长三角国创中心工程教育与国内合作部主任助理王震介绍了中心结合双聘导师特色开展的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等特色做法,促进企业导师发挥思政引领作用。

与会代表合影
作为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研究生导学思政论坛的分论坛,本论坛充分凝聚各位参会代表的共识,积极主动宣贯校企导学共同体文化,有效推动校企导学思政理念落地生根。
供稿:学生工作办公室
编辑:杨烁琳
审核:钱婷